赵治海:让中国谷子“腿”变长

  • 来源:科技创新与品牌作者:庞贝
  • 2016-07-16
L1070365_副本

     谷子,古称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主粮。但是谷子也有“三十里不同种”之说。品种地方性强的特点,限制了谷子的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它的“短腿”。

    不过如今中国的杂交谷子已经远涉重洋,落户非洲。

    是谁让中国谷子的“短腿”变长了呢?

    这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总农艺师、谷子研究所所长赵治海和他所在的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

    2016年5月25日~6月2日,赵治海和他的助手范光宇随同河北省农业经贸代表团一行对埃塞俄比亚和南非进行了为期9天的访问。目的是推动双方农业合作项目对接等事宜,重点推动“张杂谷”谷子示范和推广项目,与联合国“南南合作非洲投资基金(南非)” 建立合作关系。
其实在此前,中国谷子落户非洲已经有了坚实的铺垫。

    早在2008年,埃塞俄比亚农业部与张家口市农科院签订了试种“张杂谷”的合作协议。当年“张杂谷”在埃塞俄比亚三个地区种植,试种亩产量为250公斤/亩~360公斤/亩,远超当地作物苔麸(亩产50~100公斤)的产量。

    “张杂谷”的表现引起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高度关注,随后该组织专程到张家口考察“张杂谷”。认为“张杂谷”的种植与推广将会大大改善世界缺粮国家粮食生产状况,有效解决非洲人民的吃饭问题。

    2009年,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专程到张家口考察杂交谷子,当场表示要将“张杂谷”杂交谷子作为中国政府与粮农组织“南南合作”的核心项目在全球推广,并建议成立国际杂交谷子培训中心。

    近年来,张家口市农科院先后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纳米比亚、苏丹、乌干达和马里等非洲国家开展了杂交谷子优质高产试验示范,并与当地科研机构和在非中资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的科研和推广合作。农科院专家针对非洲不同国别国情,研究适宜当地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农业技术和推广模式,主要包括:常规谷子、杂交谷子育种制种技术,免灌溉栽培技术,食品加工技术,饲草转化技术,农业推广技术等,切实帮助非洲国家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粮食安全水平,服务于我国农业“走出去”战略。2015年,张家口市农科院除了继续在上述几个非洲国家推广种植以外,连同中地海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了“中非(埃塞俄比亚)杂交谷子联合研究中心”和“中非(尼日利亚)杂交谷子联合研究中心”,与企业共同搭建平台,起到了优势互补,抱团出海的效果,有效加快“张杂谷”带动相关产能走进非洲。

    2015年至今,因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许多非洲国家特别是南部和东部非洲国家遭遇大旱,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生长,出现了大面积饥荒,粮食安全问题严峻。这一自然原因也促使杂交谷子项目在非洲大受欢迎。

    杂交谷子具有高产、耐旱和抗贫瘠等特性,在非洲适应性较强,每年可以种植多季。在厄尔尼诺现象日益严重,非洲干旱缺水的大背景下,将杂交谷子推入非洲,将有效帮助其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安全现状。

    而让中国谷子“腿变长”,不仅是科学家的夙愿、非洲人民的期盼,同时也得到了我国领导人的重视。两任总理都曾听取了赵治海研究员针对杂交谷子的相关汇报,并给予了肯定和支持。

    在2015年12月召开的“中非合作论坛”上,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关系非洲人民温饱、健康和就业等民生问题的“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其中的“中非农业现代化合作计划”中提出了将在非洲国家100个农村实施农业富民工程,开展“10+10”农业科研合作和开展粮食援助等援助举措。目前,张家口农科院正在积极争取将“张杂谷”科研合作项目列入了“10+10”的现代农业合作中。

    赵治海说:“谷子,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主粮,后来被杂交玉米等高产作物代替,谷子面积逐渐减少,目前国内种植面积约在2000万亩左右。但是随着‘张杂谷’的研究与推广,国内种植面积和产量逐渐增加,不但满足了国内需求,也造成国内谷子‘产能过剩’。把谷子引入非洲,可以有效促进产能转移,帮助非洲国家提高粮食安全水平。同时,在非洲培育研究杂交谷子,可以拓宽我国谷子种质资源遗传图谱,提高作物耕作与栽培技术研究水平,例如大小雨季种植技术研究和沙漠化地区种植技术研究等。”

    与谷子打了一辈子交道,提及这种历史悠久的作物,赵治海语带深情,“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做强农业,必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5年11月,农业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镰刀弯’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比目前减少5000万亩以上,重点发展青贮玉米、大豆、优质饲草、杂粮杂豆、春小麦、经济林果和生态功能型植物等。谷子是节水抗旱作物,是环境友好型作物,‘张杂谷’具有节水、高产、优质、省工等明显优势,农民认可,环境友好,在全国北方旱地、盐碱地、戈壁滩等地区具有2亿亩的发展潜力。发展谷子产业既可为国家节水、增粮、增地,也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同时也对促进畜牧业发展和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国家应加大对谷子特别是‘张杂谷’研发的支持力度,专门从供给侧考虑适合市场需求的谷子品种,促进谷子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显然,在赵治海和谷子所人的心中,让中国谷子腿变长,不仅包含着让她“远嫁非洲”,更在于使她适应性更强、种植面积更广,接受人群更广泛。这是因为—“谷子具有较高且均衡的营养价值,特别是在稳定人类血糖,提高动物抗病能力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赵治海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方式,继续推广“张杂谷”,提高谷子在人类饮食方面的占比及动物饲料里的配比,确保全民饮食安全,进而改善粮食安全现状,让谷子回归主粮。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讯媒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相关评论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