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双创“新物种”

  • 来源:讯媒作者:万宏蕾
  • 2019-08-05

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外景

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选址有些特殊。从地图上看,杨浦区西边是以“复旦全球创新中心”“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大连路总部研发基地”为支撑的创新经济走廊,中部正在构筑“创客生态社区”,东边是创新企业和人才集聚的“滨江国际创新带”。

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复旦大学原副校长冯晓源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这里可以说是上海市中心科创资源最丰富的区域了。”

这是一所特殊的学院,上海市政府官网的表述是,“此学院的建成进一步推进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国家创新型城区、更高品质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和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三区一基地’的建设。”

2018年10月21日,首届开学典礼上,杨浦区政府及相关上海各委办局官员纷纷站台,这所“没有围墙、非传统教学的创新创业大学”自成立开始便备受瞩目。

根据上海市政府印发的《关于全面建设杨浦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要系统推进杨浦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集聚资本、人才、技术、政策等优势资源,探索形成区域性的创业创新制度体系和经验,率先建成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万众创新示范区。


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投资人日”闭门路演

解决现实痛点

“国内顶级导师,超过100家企业辅导经验,专注于解决处于探索阶段企业的关键问题。3个月学习时间内累计学习超过100小时,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请谨慎选择。”

2018年7月,寰钛教育现任CTO韩泽耀收到了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的微信推送。“几年来,我们接触过不少号称‘孵化器’‘加速器’的项目”,但这一次韩泽耀脑海里一下子浮现出“黄埔军校”四个字,“这是一个能产生明星企业和企业家的平台。”

敏识科技总经理赵丽娟收到招生简章的时候感觉类似。作为注册地在杨浦区的初创企业,“我们的成长一直受到区政府的关注和支持”。

在人工智能人脸识别领域,敏识科技已经完成早期技术积累,正急需进一步拓展渠道,得到市场认可。赵丽娟立即填写了报名申请。

在杨浦区大学路322号由老厂房改建成的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办公楼里,赵丽娟通过了入学面试,成为首批学员。

“当时最苦恼的就是企业股权架构该怎么搭建,快速发展过程中怎么留住核心人员。”赵丽娟告诉本刊记者,“之前也学习过很多模式,但不知道怎样才是最符合自己公司的。”

针对学员的现实痛点,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分别开设“薪火计划”和“添翼计划”两个班级。“薪火计划”面向目标市场基本确定、产品和服务初步成型的初创企业,专注解决探索阶段企业的关键问题;“添翼计划”针对已进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成熟发展型企业,主要解决企业市场快速扩张和企业规模化问题。

“30多门核心课程,涵盖政策、公司、创始人以及团队发展四大维度。”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教务长顾云深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科创板IPO估值体系、拟上市公司财税规范常见问题及对策、内控建设、公司治理结构的搭建和优化,等等。

“一天之内,除了有大课堂授课,还有路演、导师单独辅导、创新标杆企业参访等形式,通过滚动授课和按需自选的方式,满足各类创业者的需求;每个月还按照不同主题进行教学,有创新模式主题月、互联网金融月、大数据主题月、园区发展月等。”顾云深说。

“老师们帮我分析,从我们公司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股权还不能太分散。”赵丽娟说,“回去之后我们便制订了相应的股权激励计划。”

“双创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走出高校后,这些创业者最需要的也不再是一个讲解理论的培训班,他们或许面临资金、人才、政策法律、技术壁垒等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精准诊断、精准对接、精准赋能,提高双创要素配置效率。”冯晓源说。

“要成为一面旗帜”

“两年前的筹建过程中,曾有人质疑杨浦区已经有众多创业培训机构,为什么还要专门办一个双创学院。”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执行院长杨苓对《瞭望东方周刊》说。

事实上,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中每年新成立企业数量最多的区域,杨浦区这几年一直致力于成为上海创新最活跃、创业最易成功的地方。

2016年,首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名单公布,杨浦是上海唯一的区域示范基地;2017年,杨浦在首批区域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三;2018年,杨浦首次承接全国双创周主会场活动,举办首届上海杨树浦国际创新论坛、全球创业周中国站……诸多“首个”的背后,是杨浦区政府对双创提速的雄心。

另一方面,从2016年到2017年底,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的区域示范基地已增加到60多个,面对众多竞争者,杨浦也感觉有压力。

比如,杨浦支撑产业创新发展的领军企业还不够多,仍然存在双创企业“易活难大”的问题;虽然产生了许多细分市场领域的优秀中小企业,但类似小米、大疆这样能够在新兴产业领域占据领军地位、引领示范效应的明星企业较少。

在此背景下,杨浦区于2017年底联合区域内的复旦、同济、上海财大、上海理工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以打通双创服务“最后一公里”。

2018年1月,区委书记李跃旗在一次公开讲话中说,“杨浦要成为上海创新创业的一面旗帜。既然是旗帜,就要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筹建过程中,区科委、科创集团、税务局、人社局、司法局等各部门都表示将为学员企业提供创新服务绿色通道,尝试开展法律风险诊断等集成式服务。

“本着避免存量同质化竞争、不做形式化平台的原则,我们在规划设计五角场双创学院的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方式上做了诸多创新设计。”冯晓源说,最后形成的一致观点是:一定是非学历教育,以开放式的合作平台布局、开创性的企业辅导方式、实践型的课程设计方案,从创新、资本、知识、科技和人才五个要素层面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启发、分享、牵线、协作、转化五个途径进行精准赋能。

随着“薪火计划”“添翼计划”的顺利推进,双创学院也不断根据学员、导师的反馈进行调整。“早先我们认为应该一碗水端平,但是服务要做深、做透,服务对象势必要聚焦。”杨苓分析,“想法改变后,首先要缩小服务范围,优选杨浦以及周边地区最有成长潜力的企业实施赋能。”

“高校教育赋予学生很多创业的基因,但缺乏的是如何将创业者的能力继续提升。作为双创‘新物种’,我们学院的目标就是要把创业者培养成企业家。”冯晓源说。

“所以,对于外界的疑问,我们的回答是:区别于现有的高校EMBA、商学院、社会培训机构、创业孵化器、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咨询服务公司等其他各类型服务机构,我们学院是一个各种创业资源的对接平台。”杨苓说。

在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影视创作人员身穿价值百万元人民币的传感服进行影视特技设计与制作 ( 陈飞 / 摄 )

“生态圈”比钱更重要

对于创业者和创业项目而言,“创业生态圈”在某种程度上比“钱”更重要。

家住虹口区的韩泽耀参加“薪火计划”学习的三个月时间,每周固定一天从早9点到晚6点来五角场双创学院。“每个人轮流上台介绍自己的公司,面临哪些瓶颈,如何与市场相结合。”韩泽耀回忆,“二三十个创业大脑,加上导师,一起头脑风暴,分析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听其他学员有什么化解问题的想法。”很多创新思路、资源对接就在头脑风暴过程中产生。

第二次上课之后,韩泽耀和赵丽娟在人工智能一些具体项目上一拍即合,合作延续至今。

“在我们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融资难、投融资资源信息不对称是每天都会听到的诉求。”冯晓源分析,“一个创业项目在前期可能需要近30次的陈述与问辩,才能使自己的商业模式更加清晰。”

“为了帮助创业项目精进商业模式,我们自2019年5月起开始设立‘投资人日’,增强创业项目与投资人之间的互动,力争解决创业项目的融资需求。”杨苓介绍。

“比如,在一对一环节,先根据企业所属行业方向、融资阶段等情况精选出30个以上的优质项目,并与当日驻场的投资人进行匹配。大家可以按照预约好的时间与投资经理进行深度交流。”杨苓说,之后,投资人在午餐环节评选出8个精品项目,参加下午面向各投资机构合伙人或副总裁级高管的路演,在路演过程中让投融资双方进一步对接。

“对于创业者而言,创新创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探索未知与接受挑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者的视野往往是狭窄的,思考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各项能力参差不齐。”冯晓源分析,“创业者必须不断地通过借鉴来提高、通过反思来调整、通过学习来领悟,最终才能激发出企业家的潜能。”

“所以,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名称虽然叫学院,但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培训学校。我们设有固定的学期和课程,但是学院对所有学员开放更多资源,包括公开课、校友活动、专家辅导、产业沙龙、领袖训练营、主题晚宴、线上培训等各种学习交流机会,鼓励学员把学院当成创业的加油站,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习惯性地回到学院来寻求答案和帮助。”冯晓源说。“五角场双创学院将以切实为创业者解决困惑和难题为己任,责无旁贷。目前,新一期的长三角科创板预备营已于7月正式启动。”

韩泽耀在2019年3月第一期“薪火计划”结束后,仍然时常回到这栋熟悉的小楼。“每个学员都能够在这里发现和找到属于并适合自己的创业生态圈,这种感觉非常好。”韩泽耀说。

“从上海五角场创新创业学院这个名称来看,感觉像是一个区域性平台。”冯晓源回忆,“实际上,我们的目标不限于五角场,而是要走出上海,辐射长三角乃至全国。”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讯媒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相关评论

在线客服
微信扫一扫
返回顶部